機械產品出口較上年同期負成長8.0%,進口成長17.7%,2019年機械產品出口正面臨問題。
1.機械出口
2019年1~9月臺灣機械設備出口減少,出口值達到208億美元,較上年同期負成長8.0%。如依新臺幣計價則出口值達到6,456億元,較之上年同期負成長4.0%。1~9月臺灣總出口美元計價,較上年負成長2.5%,臺灣出口為負成長。
2018年臺灣機械出口達到274億美元,較上年同期成長7.2%。臺灣2019年1~9月總出口值新臺幣7兆5,243億元,較上年同期成長1.2%,其中電子產品成長2.7%,資通視聽產品成長26.0%,化學產品負成長11.7%,鋼鐵負成長8.3%,光醫產品負成長1.5%,電機產品成長2.9%等。機械產品出口,依新臺幣計價負成長4.0%,出口表現有待努力。
細部分析2019年臺灣機械出口依新臺幣計價,1月出口699億元,成長6.6%。2月出口485億元,負成長7.2%。3月出口726億元,成長2.1%。4月出口654億元,負成長0.9%。5月出口686億元,負成長9.3%。6月出口704億元,負成長1.5%。7月出口666億元,負成長7.9%。8月出口658億元,負成長7.3%。9月出口598億元,負成長15.0%。
2.臺灣機械出口主要市場
(1)機械出口國家
臺灣機械產品2019年1~9月出口主要市場,大陸排名第1位,較上年同期負成長16.9%。美國排名第2,較上年同期成長6.6%。日本第三,較上年同期負成長2.6%。
細部分析機械出口大陸1月6.14億美元,負成長9.9%。2月出口4.45億美元,成長7.1%。3月出口6.95億美元,負成長8.1%。4月出口6.06億美元,負成長11.8%。5月出口6.54億美元,負成長21.9%。6月出口5.90億美元,負成長24.4%。7月出口5.60億美元,負成長24.1%。8月出口5.09億美元,負成長15.5%。9月出口3.88億美元,負成長30.9%。
更進一步分析,本年1~9月出口較上年同期減少15億美元,出口減少代表性市場,大陸占減少金額70%,土耳其占10%,香港占8%,韓國占8%,東協占5%等。
(2)工具機出口國家
2019年1~9月臺灣工具機出口值達23億4,383萬美元,較上年同期負成長14.2%,工具機出口正在面臨更復雜的國際競爭,且又面臨日元大幅貶值超過30%左右,將會影響國際買家對臺灣之下單。1月出口2.85億美元,負成長4.6%。2月出口1.8億美元,負成長18.6%。3月出口2.69億美元,負成長10.3%。4月出口2.60億美元,減9.9%。5月出口3.22億美元,減7.8%。6月出口2.87億美元,減少15.6%。7月出口2.69億美元,減少17.8%。8月出口2.34億美元,減少22.2%。9月出口2.34億美元,減少22.2%。
臺灣工具機產品2019年1~9月出口前十六大市場,大陸排名第一位,出口值6億6,124萬美元,占全部出口28.2%,較上年同期負成長24.2%。美國排名第二,出口值3億1,247萬美元,占出口13.3%,較上年同期負成長9.7%。印度第三,出口值1億880萬美元,占出口4.6%,較上年同期負成長3.4%。
余依序是越余依序是越南成長15.4%,泰國負成長5.2%,荷蘭負成長6.7%,德國成長0.4%,日本成長17.9%,俄羅斯成長6.2%,土耳其負成長59.0%,義大利負成長25.0%,馬來西亞負成長9.8%,印尼負成長4.9%,韓國負成長35.5%,英國負成長26.2%,墨西哥成長28.6%。前16大出口市場合計占工具機總出口84%左右。
更進一步分析,工具機1~9月出口減少3.9億美元,出口減少代表性市場,大陸占減少54%,美國占9%,土耳其占22%等。
3)其他機械出口情形
2019年1~9月,半導體電子機械等出口值29.5億美元,負成長4.4%。特殊功能機械出口9.37億美元,負成長16.6%。塑膠機械出口7.34億美元,負成長16.9%。紡織機械出口值6.45億美元,負成長15.8%。造紙印刷機械出口值6.12億美元,負成長3.2%。刀具模具等出口值4.10億美元,負成長9.4%?刂破鞒隹谥3.35億美元,負成長11.0%。檢測設備出口值24.2億美元,負成長8.0%。
3.機械進口
2019年1~9臺灣機械設備進口大幅成長,進口值達到234億美元,較上年同期成長17.7%。
如依新臺幣計價則進口值為7,267億元,成長22.1%。細部分析,2019年1月機械進口821億元,成長8.6%。2月進口679億元,成長20.8%。3月進口1,144億元,成長60.0%。4月進口794億元,成長25.3%。5月進口695億元,負成長2.8%。6月進口944億元,成長52.0%。7月進口760億元,成長0.6%。8月進口807億元,成長3.9%。9月進口1,039億元,成長38.3%。
(1)臺灣機械進口主要來源
臺灣機械2019年1-9月進口主要來源,日本排名第一位,進口值64億5,204萬美元,占全部進口27.6%,較上年同期成長16.6%。第二是美國,進口值45億6,398萬美元,占全部進口19.5%,較上年同期成長9.8%。第三是荷蘭,進口值39億4,941萬美元,占全部進口16.9%,較上年同期成長120.0%,第四是大陸,進口值28億6,758萬美元,占全部進口12.3%,較上年同期負成長1.7%,新加坡排名進口第5位,由于臺新FTA免關稅,其中是否大量轉口到臺灣值得關注。
(2)工具機進口來源
2019年1~9月臺灣工具機進口值達6.18億美元,較上年同期負成長19.1%。日本排名第一位,進口值達2.95億美元,占全部進口47.8%,較上年同期負成長3.1%。大陸排名第二,進口值0.73億美元,占進口11.9%,較上年同期負成長42.2%。德國排名第三,進口值0.59億美元,占進口9.6%,較上年同期負成長32.6%。
(3)半導體設備進口來源
2019年1~9月臺灣半導體設備進口值達155.7億美元,較上年成長32.2%。日本第一,進口值40.7億美元,占進口26.2%,較上年成長20.3%。荷蘭第二位,進口值達39.1億美元,占全部進口25.1%,較上年成長122.0%。美國第三,進口值33.3億美元,占21.4%,較上年成長16.9%。新加坡第四,進口值13.9億美元,占進口9.0%。德國第五,進口值5.32億美元,占3.4%。大陸進口值4.77億美元,占3.1%,韓國3.51億美元,占2.3%。
4.2018年與2019年臺灣機械出口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率
(1)2018年經濟成長率
IMF2018年全球經濟成長率3.1%。其中臺灣經濟成長率2.6%。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6.6%,美國經濟成長2.9%,日本0.8%,德國1.5%,韓國2.7%,新加坡3.1%、印度7.3。
(2)2019年經濟預估成長率
2019年IMF下修全球成長3.2%,其中臺灣成長2.5%,臺灣機械出口主要市場大陸成長6.2%,美國2.3%,日本1.1%,歐元區成長率1.6%、德國成長0.6%、韓國成長1.4%、印度成長7.5%、法國成長1.2%。
5.影響臺灣機械出口重要因素
新臺幣對美元之匯率2019年1~9月平均美元匯兌新臺幣是31.044NT$/US$,較上年同期貶值3.67%,目前新臺幣對美元正在上升達30.57NT$/US$左右。韓圜目前仍處于超貶值狀態,自全球金融海嘯發生以來,目前韓圜對新臺幣與2007年相比貶值33%,而2019年新臺幣對美元相對仍持平,雙方相對差距在三成以上,導致臺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逐漸下滑。
當前臺灣機械貨品在全球經貿市場下所面臨之最大問題,首在日本中高端機械受惠于日元對美元大幅貶值,已經在國際市場調降美元售價。次則是同質性最高的韓國機械貨品,由于有FTA之加持,在主要市場行銷壓制臺灣機械產品。另大陸機械貨品在國際市場售價較臺灣產品有一段差距,臺灣機械在國際市場正在受到三面夾擊。
日元對新臺幣已回到2002年當期匯兌當年新臺幣可換3.63日元,大幅貶值達35%左右,歐元亦回到2003年對美元匯兌,目前亦貶值20%,韓圜為因應對日幣之競爭,亦對美元貶值。2019年1~9月臺灣總出口值較上年同期負成長2.5%,依新臺幣計價亦僅成長1.2%,顯示臺灣在全球出口競爭力下滑。
臺日歐韓機械產品競爭激烈,2011年~2012年日元最強時新臺幣換日元為2.70¥,2015年日元最弱時,新臺幣換日元3.79¥,目前換日元3.56¥,貶值30%,2014年歐元最強時可換42NT$,2015年可換34NT$,目前歐元對新臺幣34.0NT$,貶值20%。2007年韓圜較強新臺幣可換28.3₩,2015年換35.3₩,目前換韓圜38.3₩,貶30%。新臺幣對美元仍應適度調整到32~33元/美元。
在當前美中貿易大戰及全球經貿多變和不穩定情況下,機械新產品研發方向如自動化、客制化、智慧化已成為必備條件,另外廠商必須具有接急單和短單的快速應變與交貨的能力。政府經貿主管要加速執行經貿自由化政策,及貨幣對美元之快速應變能力,以期能協助臺灣機械貨品,在公平條件下,與日韓機械貨品相競爭。